不同手机及不同通信网络通话录音质量评析
申小虎1, 金恬2, 王雷3, 韩朝阳4
1.江苏警官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南京 210031
2.江苏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南京 210031
3.海南省公安厅刑事技术处,海口 570203
4.盐城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江苏 盐城 224001

第一作者简介:申小虎,男,山东青州人,硕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语音信号处理、公安视听技术。E-mail: shenxiaohu@jspi.cn

摘要

目的 为送检手机通话录音质量的审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提出一种定量化的语音检材质量评价标准,并对不同手机及不同通信网络下的录音进行质量评价。该标准基于主流鉴定设备,涵盖了声学语谱图共振峰个数及数值、基频参数、区域平均频谱等分析方法以及声纹比对测试。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条件下得到的通话录音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会对声纹图谱鉴定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会造成本质性差异。结论 语音同一认定中,对基于移动通信网络获取的检材录音应考虑到通话语音质量的差异性对检验的影响,并在鉴定分析中加以评估和克服。

关键词: 移动通信; 录音质量; 语音同一鉴定; 声纹图谱
中图分类号:DF79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650(2021)06-0587-07
Evaluation on Quality of Voices Recorded from Testing into Different Mobile Phones and Telecom Networks
SHEN Xiaohu1, JIN Tian2, WANG Lei3, HAN Chaoyang4
1. Department of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angsu Police Institute, Nanjing, 210031, China
2. Evidence Identification Center, Jiangsu Provincial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 Nanjing, 210031, China
3. Criminal Technology Division, Hainan Provincial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 Haikou, 570203, China
4. Criminal Police Detachment, Yancheng Public Security Bureau, Yancheng 224001, Jiangsu,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examination of mobile phone's recording quality that is important for correct opinion to deliver in the forensic voiceprint identification of voice samples from the ubiquitous mobile phone calls.Methods A quantitative standard was proposed for evaluation of the recorded samples that were obtained from the tested mobile phones and generation-various telecom networks. The standard, rooting on the basis of mainstream identification equipment, was analyzed into the quantity and digital values of formant in voiceprint spectrogram, fundamental frequency parameters, regional average spectrum and implemented voiceprint comparison test.Results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certain differences existed with the recording quality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having caused definite influence on voiceprint identification, yet at a non-essential extent.Conclusion For voice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the influence should be considered of recording quality differences on identification of the recorded samples from different mobile phones and telecom networks, therewith evaluated and overcome during identification.

Key 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recording quality; voice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voiceprint spectrogram

声纹是用电声学仪器显示的具有说话人言语信息及其声学特征的声波频谱。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成年以后人的声纹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且能反映不同个体间的差异, 在电信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绑架等刑事案件的侦查审判环节中, 可作为独立证据使用。然而在涉案语音的声纹鉴定中, 如果检材质量不能满足鉴定条件, 就会造成语音同一认定无法正常开展, 有时甚至会误导鉴定人员给出错误的鉴定结论[1-3]

当前声纹鉴定中大多数检材来自于手机通话录音, 检材质量往往受到移动通信网络的影响。国内移动通信技术历经2G[4]、3G[5]、4G[6]的发展, 到目前5G技术的普及, 手机通话语音信号在移动传输技术下可能发生数据丢包、包乱序、频率偏差等问题, 导致频谱信息畸变、高频信息丢失衰减、频率偏差及谐波失真等情形[7]。为此, 对送检语音的质量进行预先评估, 对鉴定人员是否受理相关鉴定以及受理之后如何克服相应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常用的语音质量评价方法包括主观平均意见评价[8]与语音质量感知评价[9]。在实践中发现, 主观平均意见主观性较强, 得分区间依赖于专家经验, 而基于心理声学建模的语音质量感知评价需要鉴定人员具有较深厚的数字信号处理知识基础。因此, 本文首先建立一套面向鉴定机构实际需求且容易操作的语音质量评价标准, 基于此标准对不同移动通信条件与移动终端下得到的通话录音质量的优劣与差异性进行实验验证, 最后分析语音质量与移动通信技术进步间的依赖关系。实验结论可为法庭科学语音同一认定与声纹数据库建设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实验条件
1.1 实验设备

录音设备(移动终端):iPhone4、iPhone5、iPhone8、华为P30、华为Mate9、三星S8、三星A9s、OPPO Reno3 Pro、华为Mate 30 Pro、vivo S6。上述手机各2部均为全网通, 用于录制实验用通话录音。其中iPhone4、iPhone5仅支持2G/3G网络, OPPO Reno3 Pro、华为Mate 30 Pro、vivo S6支持5G网络并向下兼容。

实验中通过SIM卡替换与更换终端设置达到对第二代至第五代通信网络的覆盖。其中, 2G网络包括GSM与CDMA, 3G网络包括WCDMA、TD-SCDMA与CDMA2000, 4G网络包括LTE-FDD与TD-LTE, 5G网络选用IMT-2020。

软件平台:法庭语音分析系统OT-Expert、语音自动比对系统LVIS、音频编辑用软件Adobe Audition。

硬件设备:研华科技610H工控机, 用于搭载上述软件平台。

1.2 文本设计

根据汉语声韵母结构, 选择声母诗《采桑谣》、韵母诗《捕鱼歌》[10]作为实验样本的录音文本。该文本包含了所有汉语声韵母音素结构, 共62个音节, 正常语速下朗读时长约为30 s。

1.3 采集标准

设定实验中的录音采集变量为手机品牌型号与移动通信制式。实验人员通过更换支持不同网络制式的SIM卡、手机设置中关闭或打开支持各通话技术开关等开展不同的测试项目。2部相同型号手机在通话过程中, 分别采集本地端通话录音(下称“ 样本” )与通信端通话录音(下称“ 检材” ), 构成验证数据集。通过Adobe Audition软件对语音样本进行剪辑、消除静音段。录音格式统一为WAV格式, 采样率为44.1 kHz, 采样位数为16 bit, 时长为30 s。

为排除说话人因年龄、地域等造成的不同发音方式的干扰, 实验统一选择19 ~ 22岁年龄段的江苏籍常住男性、女性说话人各15名。录制采用随机搭配方式, 使用正常语速的普通话通话并录音, 生成以移动终端与所支持的移动通信标准为变量的测试项48项。每测试项目通话录制5次, 最终可得到240份录音样本与240份录音检材。

2 评价标准设计

本文基于江苏警官学院物证鉴定中心常用的设备平台, 提出一种面向声纹鉴定应用的通话录音质量评价标准, 并进行了验证与实验。该标准基于听辨分析方法、声学特征的图谱比较、数值分析[11]与语音自动比对[12]对通话录音检材与未经过调制解调的语音样本进行比对分析, 计算并统计各测试项5次评价的均值。

2.1 质量评价方法

1)邀请具有声纹鉴定经验的专家, 对所有录音检材进行听辨特征分析并评估质量。

2)利用法庭语音分析系统OT-Expert对通话录音进行声学分析, 包括共振峰个数及频率、基频参数、区域平均频谱等。通过宽带语谱图观察共振峰个数与走势, 测定指定时间段的共振峰频率均值与偏差; 使用区域平均频谱图可拟合区域平均频谱曲线并计算离散采样点偏离量; 使用LPC频谱图可观察计算基频平均值、中值、极值、偏差、相对范围等声学参数。

3)将采集的通话参考样本并入前期构建的江苏警官学院数字语音样本库(约1 600例)。将传输后的通话录音检材依次导入LVIS语音自动比对系统模型进行逐一比对, 并对得分排序进行统计。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 该评价方法不限于上述软件设备, 具备图谱检验与声纹比对模块的软件平台设备均可开展评价。

2.2 质量评价标准

根据《法庭科学语音同一认定技术规范》(GA/T 1433-2017)[13], 同时考虑环境噪声对手机录音检材、样本所产生的影响, 针对录音检材的辨识度、动态特征、声学参数质量与数量等因素, 设定如下评价标准:

1)听辨特征。听辨分析检材的特征, 如检材在伪装、情绪、音高、流畅度、清晰度等语音特征上均与样本保持相近得1分, 如检材在发音缺陷、元音儿化等声学模式上均与样本保持相近得1分。

2)共振峰显著度。观察通话录音检材中, “ 云” “ 竿” “ 面” “ 声” “ 瓮” “ 春” 6个音节的共振峰谱图。上述音节谱图中均存在5条及以上清晰共振峰时得3分; 存在4条清晰共振峰时得1分; 仅保留3条及以下共振峰得0分。

3)声学参数差异率。分别对比通话录音检材与参考样本《捕鱼歌》中, “ 远” “ 夜” “ 网” “ 月” “ 水” “ 活” 共6个音节的共振峰频率与基频声学参数, 声学参数F2、F3与基频均值中任意一项差异率在15%以下扣1分, 本项最高得分为3分。如果声谱图不显示相应共振峰, 则该项不得分。

4)频谱曲线拟合度。手机录音检材与样本的区域平均频谱对比, 通过计算拟合优度的可决系数[14], 判断各检材与样本间频谱曲线的差异度, 可决系数R2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R^2 = 1- \frac{\sum_i (y_i - f_i)^2}{\sum_i (y_i- \bar{y})^2}, R^2 \epsilon [0, 1]$ (1)

其中, yifi 分别表示在第i个离散频率采样点下检材与样本的能量值, y表示检材各离散频率采样点的能量均值。这里选择以200 Hz为间隔进行离散采样, 因此在0 ~ 16 kHz区间内, 共可得到80个采样点。当R2取值范围在[0.8, 1]区间时, 对应的录音检材得3分; [0.5, 0.8)区间得1分; [0, 0.5)区间得0分。

5)声纹比对检测。将测试通话样本录入系统语音库, 并利用LVIS语音自动比对系统将输出得分进行排序。使用各测试项目下的手机录音检材分别进行测试, 对应测试中手机录音样本的得分排名为前2%时, 该测试项目的录音检材得3分; 排名为前2% ~ 5%时得1分, 其他情况得0分。

上述测试项目中检材样本语速相近, 有足够数量的发音相同音节可供比对。结合现有案例中成功受理与未受理案例中录音的得分区间, 最终确定综合得分大于10分可认定录音检材质量为优(保留原始语音音质), 得分5~10分则认定为质量中(基本保留语音的关键信息), 得分小于5分认定为差(影响鉴定结论)。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影响通话语音质量的因素包括:网络频段支持、基站覆盖范围、手机麦克风的降噪设计等, 实验中仅针对手机型号与网络信道频段两个实验变量开展相关实验, 其中, 2G为8项, 3G为21项, 4G为16项, 5G为3项, 共计48项测试。通过观察记录各实验项目结果, 利用上述通话录音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并分析导致差异性的理论依据。

3.1 听辨特征

听辨分析是语音同一性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发现, 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绝大多数检材均能够较好地与样本保持相近的听辨特征。个别2G信道条件下的录音检材在情绪与清晰度方面会与样本出现偏离。例如iPhone4在GSM信道条件下的听辨分析细节, 如表1所示。

表1 听辨特征分析(以iPhone4的GSM为例) Table 1 Speech audition (iPhone 4 under GSM)
3.2 共振峰显著度

基于傅里叶变换原理, 宽带频谱图将原始录音样本与移动网络条件下通话录音检材的共振峰频率、时序与强度信息进行了显示。图1展示了iPhone8手机(通信端)分别在CDMA2000(3G)、TD-LTE(4G)频段下所得录音检材的宽带语谱图。表2则对上述两种通信技术条件下各录音设备的共振峰个数进行了纵向交叉对比。

图1 不同信道检材的共振峰谱图比对Fig.1 An exampling comparison of formant spectrums from two channels

表2 两种信道下声纹谱图的共振峰个数统计 Table 2 Statistics of voiceprint spectral formant in two channels

高频共振峰决定着声音的音质, 特别是在语音同一认定图谱分析检验中, 第三共振峰以上的高频共振峰具有更多的生理学特征, 更能反映说话人的个体差异性。从图1中可看出, CDMA2000条件下手机通话录音声学信号谱图中高频共振峰出现较大程度的损耗, 4 000 Hz以上的第四、第五共振峰显示不清晰。而TD-LTE传输条件下语音信号则完整保留了频带5 500 Hz以下的共振峰, 因此第四、第五共振峰信息保留完整。实验统计发现, 除2G的GSM与CDMA外, 其他信道条件下得到的录音中各音节声纹谱图均能够较好地保留前四条共振峰。与2G网络相比, 3G、4G与5G语音检材的共振峰形态、走势更加明晰。因此总体上, 经3G/4G/5G信道传输得到录音的评价分数也略高于2G信道网络下的录音。同时实验中也验证了不同手机移动终端也影响着声纹谱图中共振峰强度, 但程度有限。

3.3 声学参数差异率

为定量分析移动信道传输的影响度, 对语音信号进行了放大处理使各检材均能检出前四条共振峰, 并对各录音检材的声学参数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统计结果发现, 2G至5G技术的提升, 使所得到录音的声学参数差异率总体呈现递减的趋势。其中, 基频与高频共振峰的差异率变化更为显著。表3中展示了华为Mate9手机(本地端)在GSM(2G)、WCDMA(3G)、TD-LTE(4G)、IMT-2020(5G)四个网络测试条件下所得录音的测试结果, 该例中说话人为女性。

表3 声学参数差异(以女性说话人为例) Table 3 Comparison of acoustic parameters from various networks (speaker: female)

表3的实验结果可看出, 在不同传输信道条件下语音信号的声学参数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其中, GSM检材的偏差较大, 基频均值偏差达到27.2%。同时IMT-2020检材的偏差最小, 高频共振峰F4偏差仅为3.4%。检材样本间产生差异是由于语音信号在信源编解码过程中, 采取了过滤、预测、域变换和数据压缩等操作所导致的。4G、5G下录音的声学参数差异率较小, 评价得分略高于2G/3G制式网络。这是由于随着移动信道传输技术的不断进步, 特别是从3G过渡到4G后, 移动传输信道中的分集技术和均衡技术相关算法的提升, 极大解决了信号衰弱问题, 进而带来通话语音质量优化。

3.4 频谱曲线拟合

区域平均频谱常被用于分析“ 不同采样率文件的复制拼接” 和“ 转采样率” 的篡改操作。本节通过分析语音非静默区频谱尺度上的能量分布, 采集实验数据集中各检材样本区域平均频谱曲线。通过观察原始语音样本与不同检材在同一频率区域的语音能量分布, 判断移动信道所产生的能量衰减程度。本节选择iPhone4的GSM、WCDMA与vivo S6的TD-LTE、IMT-2020进行展示, 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 GSM(黄)的上截止频率在3.4 kHz附近, 这是因为2G中GSM数字电话信道带宽上限为3.4 kHz。而3G之后的通信技术已经实现语音通话与数据信息共享带宽, 因此通话录音已不单独受限于电话信道带宽。

图2 平均频谱曲线Fig.2 Average spectrum curves under various networks

同时, 采用代表回归曲线拟合程度的可决系数R2, 对通话语音的整体频率分布与样本的差异度进行量化统计。分析后发现, 通信信道对频谱曲线的可决系数得分区间产生的影响高于录音设备。基于全部48项测试, 每项测试5份检材, 共计算得到240份R2值, 按照不同移动通信技术对得分区间分布进行了统计, 如表4所示。其中, 2G、3G、4G、5G移动信道条件下的R2评价均值依次提高。结合表4与图2可以看出, 高频区域信息损耗是导致可决系数评价得分降低的主要因素, 进而产生不同信道条件下的得分区间分布。

表4 可决系数得分区间分布 Table 4 Statistical R2 of score-enabling interval

从曲线拟合程度上分析, TD-LTE、IMT-2020信道检材的平均频谱曲线的拟合度较高, 各离散采样点基本围绕原始样本曲线上下小幅度波动。而WCDMA则在大于3.4 kHz的高频部分拟合度不强。根据公式(1)可计算得到上述各通话录音曲线与样本参考曲线之间的R2。其中2G检材的可决系数小于0.5, 拟合程度明显低于其他移动信道。根据不同的信源编解码模式, 为压缩语音信号的传输带宽, 增加信道的传输速率, 信号数字化过程中所采用的采样率会略有不同, 但目前主流手机制造商在麦克风的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芯片设计上, 默认支持到32 kHz的采样频率, 因此WCDMA、TD-LTE、IMT-2020语音信号检材的平均频谱曲线均在16 kHz上存在截断。

3.5 声纹比对检测

随着各地声纹数据库建设的开展, 公安机关利用声纹识别技术进行1:N的声纹比对, 并以案件串并为目标服务侦查破案。

语音自动识别系统LVIS主要基于传统贝叶斯概率框架, 通过提取梅尔倒谱系数MFCC或线性预测系数LPCC, 对输入检材与涉案语音库中样本进行比对后给出相似得分排名。LVIS所提取的语音信号特征对噪声特性与信道损耗的鲁棒性较弱, 导致录音中说话人情绪、传输信号损耗、信噪比都会对识别精度产生影响。基于此特点, 设计使用LVIS对同一测试项目下的原始语音样本与经过不同传输信道的检材进行匹配识别, 根据得分排名变化判定语音质量的优劣。

实验将各测试项目的语音样本加入1 000人规模涉案语音库, 并观察各测试项目的语音检材的比对排名。检材比对结果排名前20时(2%)可认定为比对成功。相比较2G/3G移动信道录音检材, 4G/5G录音检材在该声纹比对系统中能取得较高的得分, 比对成功的测试项目数更多。从原理上分析, 语音信号中的高频成分存在较多说话人个性信息, 因此部分高频信息的损耗必然会导致系统比对精度的降低。

3.6 质量评估得分

通过上述系列实验结果, 依据本文提出的通话录音评价标准对48项测试分别进行综合评估, 测试项目得到的质量评价结论如表5所示。各测试项目的最终评价得分为5份检材的得分平均值。其中, 4G/5G移动信道下19项测试中, 15项质量评估为优, 其余为中。2G/3G移动信道下29项测试中, 仅有两项质量评估为差, 其余为中。从质量评价统计上可以看出, 通话录音质量评价得分与移动传输信道技术整体呈正相关。从该评价得分还可以看出, 通话录音质量对移动传输信道的选择较为敏感, 而对通信设备的依赖程度较低。

表5 通话录音质量评价均值统计 Table 5 Statistics of mean score about recording quality evaluation

总体上, 在以GSM/CDMA为代表的2G技术条件下, 原始语音经过信道传输后可能会导致部分共振峰的缺失、重叠与偏离, 需要通过放大等预处理手段提升高频部分的显著度。虽然这些影响不会造成声纹质量的本质性改变, 但给声纹鉴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与挑战。随着4G技术VoLTE[15]、5G技术VoNR[16]网络技术方案不再采用电路域回落技术, 录音检材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通话录音已完全满足声纹谱图鉴定与语音入库标准要求。虽然通话录音质量与移动通信技术进步存在直接联系, 但同时本次质量评价也反映出各电信运营商所采用的不同技术标准仍略有差异。关于手机移动通信设备, 部分手机在参数设置相同的情况下, 内嵌模块中存在硬件降噪模块, 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通话录音质量。

4 结语

本文尝试建立一种符合鉴定工作实际的录音检材综合质量评价方法, 根据共振峰与基频声学参数对比、区域平均频谱分析等传统鉴定手段以及声纹比对实验, 针对不同移动通信技术下录音检材开展了相关质量评价实验, 验证了语音质量的差异性,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在鉴定委托受理阶段, 应对语音检材质量进行充分评估, 确保案件受理后鉴定结论的严谨性与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张红兵. 不同信道语音差异的实验研究[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09(4): 52-54.
(ZHANG Hongbi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speech of different channels[J]. Journal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University of China, 2009(4): 52-54. ) [本文引用:1]
[2] 王丹, 刘景天, 张阳. 信道差异语音的特征变异分析研究[J]. 光电技术应用, 2019, 34(2): 38-43.
(WANG Dan, LIU Jingtian, ZHANG Yang.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 variation analysis of channel difference speech[J]. Electro-Optic Technology Application, 2019, 34(2): 38-43. ) [本文引用:1]
[3] 张晓, 孔华锋, 王海燕, . 网络语音同一性鉴定中的共振峰差异分析[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9, 36(3): 193-197.
(ZHANG Xiao, KONG Huafeng, WANG Haiyan, et al. Difference analysis of formant in network voice identification[J]. 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Software, 2019, 36(3): 193-197. ) [本文引用:1]
[4] 韩斌杰, 杜新颜, 张建斌. 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M]. 2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HAN Binjie, DU Xinyan, ZHANG Jianbin. GSM principle and network optimization [M]. 2th ed. 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 2009. ) [本文引用:1]
[5] 于宗红.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J]. 现代电子技术, 2005(21): 42-44.
(YU Zonghong. 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J]. Modern Electronic Technology, 2005(21): 42-44. ) [本文引用:1]
[6] 何琳琳, 杨大成. 4G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关键技术[J]. 移动通信, 2004, 28(10): 34-36.
(HE Linlin, YANG Dacheng.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4G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J]. Mobile Communications, 2004, 28(10): 34-36. ) [本文引用:1]
[7] QU D, YAN H, TANG H, et al. Two schemes for automatic speaker recognition over VOIP[C]// 2008 IEEE Pacific-Asia Workshop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 China: Wuhan, 2008. [本文引用:1]
[8] 刘丽苹, 张红霞, 王世魁. 网络指标对VoLTE通话质量影响力定量方法研究[J]. 通信管理与技术, 2018, 154(2): 47-49.
(LIU Liping, ZHANG Hongxia, WANG Shikui. Research on quantitative method of influence of network metrics on VoLTE communication quality[J].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2018, 154(2): 47-49. ) [本文引用:2]
[9] 张文莉. PESQ语音质量评价系统的算法研究与实现[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07.
(ZHANG Wenli. Algorithm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PESQ speech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D]. Dalia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7. ) [本文引用:1]
[10] 尹盈茹. 人教版高中语文《语言文字应用》选修教材研究[D].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 2015.
(YIN Yingru. A study of the high-school experimental Chinese textbook Language Application by people's education press[D]. Nanchang: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2015. ) [本文引用:1]
[11] 李敬阳, 王莉, 崔杰, . 说话人汉语普通话二合元音共振峰动态特征分析[C]//第十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 2012.
(LI Jingyang, WANG Li, CUI Jie, et al. An analysis of the formant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disyllabic vowels in Mand arin[C]//PCC2012, 2012. ) [本文引用:1]
[12] 李敬阳, 胡国平, 王莉. 声纹自动识别技术与声纹库建设应用[J]. 警察技术, 2012(4): 66-69.
(LI Jingyang, HU Guoping, WANG Li. Automatic voiceprint recogni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voiceprint database construction[J]. Police Technology, 2012(4): 66-69. ) [本文引用:1]
[13] 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照相检验分技术委员会. 法庭科学语音同一认定技术规范: GA/T 1433-2017[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7.
(SAC/TC 179/SC 5. Specifications for voice identification in forensics: GA/T 1433-2017[S]. Beijing: Stand ards Press of China, 2017. ) [本文引用:1]
[14] 崔党群. Logistic曲线方程的解析与拟合优度测验[J].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5(1): 115-118.
(CUI Dangqun. Analysis and making good fitting degree test for logistic curve regression equation[J]. Journal of Applied Statistics and Management, 2005(1): 115-118. ) [本文引用:1]
[15] 林淼鸿. 移动通信网络VoLTE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优势[J]. 科技资讯, 2015, 13(17): 31-32.
(LIN Miaohong. Recent development and advantages of VoLET technology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5, 13(17): 31-32. ) [本文引用:]
[16] BOCCARDI F, JR R W H, LOZANO A, et al. Five disruptive technology directions for 5G[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14, 52(2): 74-80. [本文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