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研判机制的应用与发展
温富兴, 余中乾
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重庆 400707

第一作者简介:温富兴,重庆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痕迹检验。E-mail: ajmd2@163.com

摘要

自2006年引进鞋底花纹自动识别系统以来,我市两次对鞋底花纹自动识别系统软硬件进行升级,并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机制,探索了行之有效的技战法,取得了显著成效。笔者从本市的系统使用情况切入,重点对足迹研判机制的建设进行思考总结,同时通过一个经典案例介绍了一些比较新颖且行之有效的技战法。本文一方面从微观层面对足迹研判机制的操作技巧进行了介绍,另一方面对足迹研判机制的宏观制度设计进行了讨论,旨在对足迹研判机制的应用与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足迹; 研判机制; 技战法
中图分类号:DF79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650(2019)06-0551-04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to Mechanism of Footprint Judgment
WEN Fuxing, YU Zhongqian
Criminal Investigation Corps of Chongqing Public Security Bureau, Chongqing 400707,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year of 2006 when th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of shoe-outsoles’ patterns, the EverASM™, was introduced into our city, the system’s soft and hard wares have been upgraded two times by our municipal competent authorities, having series of working regulations and procedures stipulated, effective technological tactics explored, thereby achieving many remarkable accomplishments. For further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construction from the mechanism of footprint judgment to make consideration and summarization based on the system’s implementation in our city. Through a typical case, some new and effective technological tactics had been analyzed and recommended. On one hand, the operating skills were discussed from microcosmic level with utilizing the mechanism of footprint judg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macroscopic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and design were expounded about the mechanism of footprint judgment, with purpose to benefit the deep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to the mechanism of footprint judgment.

Key words: footprint; judgment mechanism; tactics

为加强我市足迹研判机制的应用, 自2006年引进鞋底花纹自动识别系统以来, 我市两次对鞋底花纹自动识别系统软硬件进行升级, 并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机制, 探索了行之有效的技战法, 取得了显著成效。

1 依托系统提升基础应用

2016年我市鞋底花纹自动识别系统经过第二次升级之后, 由于特征录入工作量减小, 现场足迹提取、建库工作取得明显提升。2017年1~4月, 全市共提取足迹数8 383枚, 同比增加11.02%, 足迹建库数为7 669枚, 同比增加13.63%, 足迹建库率为91.48%。同时, 由于特征录入质量提高, 足迹串并工作也取得较大提升。2017年1~4月, 全市共串并案件343串, 同比增加64.90%, 涉串案件数共1 110件, 同比增加76.47%。其中, 马海曲则等人系列攀爬入室盗窃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 破获入室盗窃案件33件; 阳章寿等人系列技术性开锁入室盗窃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 破获入室盗窃案件42件。在全国公安机关鞋样本数据库应用系统[1](以下简称“ 全国鞋样本数据库” )应用方面, 2015年至2016年全市案件查询数为99件, 查中25件, 排名全国第四, 案件查中率为25.25%; 足迹查询数为136枚, 查中29枚, 排名全国第六, 足迹查中率为21.32%。

2 多专业结合探索串并机制

如图1所示, 笔者通过鞋底花纹自动识别系统、全国鞋样本数据库等的应用[2]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以足迹应用为线索的研判工作机制:一是通过足迹串并, 将该足迹串流转至指纹、DNA进行扩串, 或接收DNA、指纹串后通过足迹进行扩串。然后通过作案手法、时空条件等进行分析扩串, 扩串后形成一串刑事技术串。二是将刑事技术串流转至技术侦察部门, 通过基站信息等进行扩串并锁定嫌疑人[3]。三是将现场足迹传至全国鞋样本数据库查询作案鞋样, 为侦查提供线索。四是将嫌疑人抓获后收集其所穿用的鞋子和其住处的其他鞋子采集鞋底花纹样本入库倒查进行扩串。五是将现场足迹与嫌疑人样本进行比对鉴定。

图1 研判机制流程图Fig.1 Schematic for the mechanism of footprint judgment

3 典型案例介绍

2015年底~2016年初, 我市长寿区晏家工业园区某化工厂、某制药厂、某饲料厂接连发生保险柜被盗案。技术人员在足迹串并时通过3起案件现场中提取到的A、B两种足迹将3起案件成功串并。

3.1 足迹正查串并工作

用A、B两类足迹在全市串并, 案件涉及区域从长寿区扩展到江津区、綦江区、合川区、南岸区。串并的案件由3案增至10案, 并扩串出C类足迹。通过已掌握的现场足迹在全国范围尤其是周边省市进行查询, 通过A、B、C足迹成功扩串出5件外省案件。笔者研判分析:足迹种类为3种, 有交叉, 作案人数至少3人。范围较广, 且沿高速公路作案, 应具备交通工具。现场足迹中未见鞋外套袜作案手法, 非贵州沿河等传统保险柜盗窃犯来源地习惯手法, 且案件首发地及发案集中地为重庆、四川, 熟悉地域, 嫌疑人居住地位于四川省或重庆市可能性较大。

3.2 刑事技术综合研判运用

通过2015.10.20四川省泸州市某液压件公司保险柜被盗案现场提取的DNA, 与四川省泸州市棉花坡镇电缆线盗窃案、2013.9.4四川省泸州市某酒业集团保险柜盗窃案等案件成功串并, 使系列案增至21件。以2014.6.10四川省泸州市棉花坡镇电缆线盗窃案为线索, 扩串出2014年四川省泸州市的4件电缆线盗窃案, 至此已扩串至25件。

3.3 多警种协同作战

以串并案件的时、空为突破口, 刑侦、技侦、大情报等齐上阵, 充分掌握作案人员轨迹, 使嫌疑人王某刚、许某均被纳入侦查视线, 实现了从足迹确定具体作案人员的转化。经查王某刚之妻有一辆黑色轿车, 该车的行驶轨迹与某嫌疑电话号码的轨迹吻合, 在发案前较近的时间都曾在长寿辖区内出现过, 通过卡口抓拍照片发现驾车人与王某刚相貌极为相似。据此, 专案组进一步确认了重点嫌疑人王某刚、许某均。侦查人员根据串并结果实行审讯, 嫌疑人很快交代了大部分案件, 并且还交代了专案组尚未掌握的2015.10.7四川省眉山市某包装厂保险柜被盗案。利用该案的现场D足迹扩串出2014.3.7四川省大邑县某酒厂保险柜盗窃案。至2016年6月初, 涉及案件已增至31件, 其中云南2件、四川15件、重庆14件; 抓获王某刚、许某均等8名嫌疑人。抓获嫌疑人后, 专案组立即组织对嫌疑人的住处进行了搜查, 成功收集到了C足迹对应的鞋子及嫌疑人的其他鞋子, 并通过新发现的鞋种反查扩串出2014.5.30四川省眉山市青龙镇某水泥厂保险柜盗窃案。然而在审讯中专案组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作为团伙核心的王某刚对大部分案件都矢口否认, 拒不交代; 技侦线索仅能确定到达现场外围的团伙成员, 对于进入现场中心的团伙成员却无法确定; 大部分现场足迹都是残缺足迹, 身高测算难度很大, 也给人案关系的确定带来很大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 笔者通过全国鞋样本数据库查询出了现场足迹的鞋样, 并通过鞋样鞋底花纹各结构的比例关系, 推算出残缺现场足迹的足迹全长, 进而结合嫌疑人身高固定了10起人案关系。

4 提炼战法服务一线实战

在前述的典型案例中, 包含了多种常规的技战法[4], 这些技战法大部分在实战中都有广泛应用, 且在部分资料中也有记载, 因此本文不再赘述, 本节重点阐述在实战中, 围绕足迹分析、人案关系固定、潜在信息挖掘等方法形成的一系列较为新颖的技战法。

4.1 利用全国鞋样本数据库提高串并效果

在长寿保险柜盗窃案中, 办案部门开始试图通过某现场足迹进行扩串, 但由于现场足迹比较残缺, 未能成功扩串, 串并工作一度停滞。为争夺战机, 笔者将现场足迹录入全国鞋样本数据库, 查中了该足迹的鞋样本。随后将鞋样本的鞋底照片录入鞋底花纹自动识别系统进行查询。由于鞋样本的鞋底照片清晰、完整, 办案部门很快完成了扩串(图2)。

图2 通过全国鞋样本数据库扩串示意图Fig.2 Schematic of extensive connecting with the national shoe-outsoles’ pattern database

4.2 利用鞋样本数据库还原足迹全长

在长寿保险柜盗窃案中, 嫌疑人王某刚、许某均在两起案件现场中同时遗留了现场足迹, 但是由于现场鞋印全为残缺或变形, 使得难以对现场足迹遗留人身高进行准确判断。笔者积极打开思路, 通过全国鞋样本数据库查询出了这两种嫌疑鞋的鞋样, 并通过鞋样鞋底花纹各结构的比例关系, 推算出残缺现场足迹的足迹全长(如图3所示), 进而结合嫌疑人身高固定了多起人案关系, 嫌疑人的心理防线也因此瓦解, 如实供认了多起案件的犯罪事实。

图3 通过全国鞋样本数据库确定鞋长示意图Fig.3 Estimating the height of shoes’ wearer via the national shoe-outsoles’ pattern database

4.3 结合沿高速公路的路线轨迹挖掘潜在信息

在许多流窜案件中, 尤其是在保险柜盗窃案、技术开锁盗窃案中, 对高速公路路线的挖掘为重要的突破口。一方面, 保险柜盗窃案、技术开锁盗窃案往往为团伙作案, 并驾驶交通工具, 因此若干个案发地点之间的高速公路与嫌疑人的活动轨迹往往一致, 从而可将侦查方向延伸至对嫌疑车辆的侦查。在长寿保险柜盗窃案中, 就是通过足迹研判出了嫌疑人行动轨迹为G50高速, 后通过卡口信息发现嫌疑车辆, 进而明确嫌疑人。另一方面, 结合高速公路的走向可以提高足迹串并的可靠性和效率。掌握嫌疑人沿高速公路的行动轨迹对于足迹串并是一种印证, 排除了大量在同时间段远离行动轨迹的无关案件, 同时可以在两个案发地点之间进行挖掘、查询, 大大提高了串并的针对性。

5 足迹研判工作的发展方向
5.1 系统的研发与整合

足迹研判工作的根本是足迹检验技术, 需要足迹检验技术对足迹种类同一甚至个体同一进行判断, 而各种专业系统是帮助完成这一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现在广泛应用的系统主要有鞋底花纹自动识别系统、全国鞋样本数据库, 而新研发出来的系统如足迹协查系统在支持实战方面虽有一定效果, 但仍暴露出许多明显的问题, 如通过图片查询后无法通过字段对图片查询结果进行再次筛选, 原因是筛选模块在最初的设计架构上没有考虑模糊搜索的问题, 没有真正贴近研判人员的需求。今后的系统研发应更加贴近实战, 专业系统应该牢牢定位于服务实战的“ 工具” , 使得足迹研判更便捷高效。系统的整合归根结底是数据的整合, 目标是将足迹和其他痕迹物证的数据同其他现场数据整合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当前整合的重点放在现勘系统和鞋底花纹自动识别系统的数据整合上, 未来系统整合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首先将足迹专业的系统如鞋底花纹自动识别系统、全国鞋样本数据库、足迹协查系统整合为一个系统或一个平台; 其次是将足迹专业系统与刑事技术类系统如标采系统、现勘系统进行数据整合; 最后应该整合更广泛的数据资源如大情报系统、刑案系统等以支撑研判。

5.2 信息反馈的系统化

在办案过程中, 位于研判机制链条“ 后端” 的侦查部门应主动、及时地将侦办信息反馈给位于研判机制链条“ 前端” 的技术部门。反馈环节一方面可以对技术研判的效果进行验证, 以促进研判方法的改进;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侦技的有机结合, 如在审讯阶段嫌疑人交代未被掌握的案件后, 技术部门可根据该案件的足迹等痕迹物证进行扩串, 从而扩大战果。然而, 由于研判机制链条并不完善, 所有线索均须技术人员主动联系侦查人员, 这种非系统化的信息沟通往往由于缺乏强制力而导致侦技脱节。笔者认为未来足迹研判工作的发展方向之一应该是信息反馈环节的系统化、紧密化。譬如, 在线索分发至办案部门后, 可以设置一名线索接收人作为信息反馈的责任人, 负责定期反馈线索办理的进展情况。虽然现行的刑专系统已设置了相应的信息模块, 但反馈时限并未设置, 模块的使用也未强制推行。未来可在系统中增加相应的强制性设置, 如指挥机构收到线索后一定时限内必须做出相应决策, 下发线索时必须选定线索接收人, 线索接收人一定时限内必须进行反馈, 以上时限到达后系统自动报警。通过这一系列的设定确保足迹研判成果应用情况及时反馈, 加强技术与侦查部门的紧密沟通, 促进足迹研判工作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白艳平, 刘伟平, 班茂森. 全国公安机关鞋样本数据库系统的建设与应用[C]//. 刘烁, 王亚东. 全国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基层基础建设论文集(下).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2: 673-675.
(BAI Yanping, LIU Weiping, BAN Maosen.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hoe sample database system for national public security organs [C]//. LIU S, WANG Y D. Collected disquisitions 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crimi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mong nation-wide grass-roots public security organs (II). Beijing: 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Press, 2012: 673-675. ) [本文引用:1]
[2] 白艳平, 班茂森, 王明直, . 计算机在鞋底花纹管理系统中的应用[C]//.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审编组. 第六届全国物证鉴定技术破案研讨会论文选.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 3-5.
(BAI Yanping, BAN Maosen, WANG Mingzhi, et al.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into shoe-sole’s pattern system [C]//. Institute of Forensic Scienc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Selected papers of the sixth national symposium on technical resolution of evidential materials identification. Beijing: 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Press, 2004: 3-5. ) [本文引用:1]
[3] 李平达. 公安信息在公关领域运用的探讨[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11(4): 104-107.
(LI Pingda. The applic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information in the field of public relations[J]. China Public Security (Academic Edition), 2011(4): 104-107. ) [本文引用:1]
[4] 丁纯. 信息应用技战法范式刍议[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11(3): 109-113.
(DING Chun. On the paradigm of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nd tactics[J]. China Public Security (Academic Edition), 2011(3): 109-113. )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