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宣宇,男,浙江诸暨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理化检验。E-mail: xyeric09q@aliyun.com
目的 本文对“小树枝”新型毒品的未知物成分进行质谱解析,为相关检测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经甲醇提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小树枝”进行检测,经对比分析构成常见合成大麻素的主要基团,找到相关的合成大麻素的质谱特征碎片,并对碎片碎裂途径进行解析。结果 确证“小数枝”中的未知化合物分别为5F-AMB、MDMB-CHMICA(主要成分),并将其分别归类为吲哚甲酰胺类和吲唑甲酰胺类合成大麻素。结论 本文确证了“小树枝”新型毒品主要成分的分子结构,弥补了质谱NIST库的谱库空白。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unknown ingredients of the new-type drug, “twig”, through their mass spectra, with purpos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detection and applicative researches.Methods The sample of “twig” was extracted with methanol, then detect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fter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structures of the major radicals from the common synthetic cannabinoids, the mass-spectrum-specific fragments correlating with synthetic cannabinoid were found from the “twig”. Further, the involved fragmenting pathways were explanatively proposed.Results The major unknown ingredients from “twig” were proved to be 5F-AMB and MDMB-CHMICA, being classified into the synthetic cannabinoids of indole carboxamide and indazole carboxamide, respectively.Conclusions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the major unknown ingredients of “twig” were confirmed, having complemented the data of NIST mass-spectral library.
目前以人工合成大麻素[1]为主的草本类“ 毒品” , 例如香草香料“ K2” [2, 3]“ K3” [4]等在国内已大量出现, 其中以JWH-018、JWH073等作为主要成分的合成大麻素的分子结构已被确证[5, 6, 7, 8, 9], 并逐渐得到管制。而新近出现的“ 小树枝” , 由于吸食后也能产生强烈的精神作用, 已经被视为一种新型的草本类“ 毒品” 。由于“ 小数枝” 类新型毒品犯罪未见任何文献报道, 而相关物质在现有的NIST谱库中也未能检索到, 因此亟需确证其主要成分, 为判罪量刑提供依据。本文对“ 小树枝” 中出现的两种未知化合物成分, 经过质谱碎片解析及相关的谱图比对, 推断出其具体分子结构, 弥补了NIST谱库的空白。
1.1.1 GC/MS仪器参数
450GC/300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原美国VARIAN公司)。
1)GC条件。色谱柱:VF-5毛细柱(30 m× 0.25 mm× 0.25 µ m), 载气He, 流速1 mL/min; 程序升温:80 ℃(3 min)-20 ℃/min-280 ℃(17 min)。
2)MS条件。EI电离源, 电子能量70 eV, 离子源温度200 ℃, 传输线温度280 ℃。
1.1.2 LC/MS 仪器参数
TRIPLE TOF 5600+ 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美国AB SCIEX公司)。
1)色谱柱。kinetexR 2.6 µ m, C18 100A 100× 2.1mm。
2)液相流动相。流动相A:5%甲酸; 流动相B:甲醇。
3)梯度洗脱。5%甲醇(2 min)-30%甲醇/ min-95%甲醇(10 min), 柱温保持40 ℃, 流速0.3 mL/min, 进样量10 µ L。
4)质谱参数。ESI源正离子扫描模式, 离子源电压5 500 V, 氮气(N2)压力55 psi; 干燥气温度550 ℃, 加热毛细管电压50 V; ESI-Q/TOF/MS/MS, 相对碰撞能量(35± 15)V, 碰撞气为氮气(N2)。
1.1.3 溶剂
甲醇(色谱纯, DIKAM), 去离子水。
1.2.1 样本处理
取可疑的小树枝1根, 剪出1 g左右, 放入2 mL塑料试管中, 加入1 mL甲醇, 用超声振荡5 min, 高速离心后, 取上清液, 再用甲醇稀释1:10后, 经0.22 µ m的有机滤膜过滤后, 分别进行GC/MS和LC-Q-TOF/MS分析。
1.2.2 质谱解析
通过化合物GC/MS质谱特征碎片离子、丰度比的比较及主要碎片离子的碎裂途径的解析, 并结合高分辨质谱得到的精确分子量推断出“ 小树枝” 中两种未知化合物的可能分子结构式。
经GC/MS分析, 这种“ 小树枝” 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如图1)经逐峰进行NIST库检索, 除了在A、B两处出现可疑峰, 不能明确化合物信息外, 未检出其它有效成分。由于A、B这两处峰的质谱特征碎片离子中, 丰度比值占比较大的碎片之间的差值并不是丢失n(CH2)等简单基团得到, 其差值也不构成单一数列, 而是呈现不规则的碎裂差值, 因此推断有可能是由多种基团之间的特异性碎裂形成, 应该存在与之对应的化合物; 而B处的峰, 相对峰面积最高, 应该为主要成分, 但通过质谱NIST 库检索, 均不能匹配, 说明这两处出现的化合物均不在现有的NIST谱库中。
在已经出现的草本类毒品的香草香料“ K2” “ K3” 的研究报道中, 以JWH-018、JWH-073等人工合成大麻素居多, 而“ 小树枝” 样本也属于植物检材且其药性同样具有毒品效应, 因此怀疑其有效成分也很大可能为人工合成大麻素, 但据吸食者描述其反应更为强烈, 而对比以往常见的人工合成大麻素, 其质谱特征又不完全相同。由于人工合成大麻素种类繁多, 形成的主要基团也呈现多样化[10], 因此本文从构成人工合成大麻素类化合物的主要基团分析, 对构成的不常见基团作为主要排查方向来分析样本的主要成分。
2.2.1 色谱峰A、B的纯化
将A、B两处色谱峰的扫描点逐一筛查, 发现每个扫描点对应的质谱特征碎片离子的组成、丰度比均呈图2~3分布, 未出现丰度比变化或新的碎片离子, 说明这两处色谱峰内的质谱碎裂情况稳定, 形成该色谱峰的相关物质成分均可以用该色谱峰内的任一扫描点得到的质谱信息表示(图2); 将最大碎片离子363、384分别作为A、B两处峰的分子离子, 并作为SIM离子进行筛查(图3), 同时将主要碎片离子进行SIM筛查, 发现在A、B两处峰均只出现单一重叠且峰形相同的色谱峰。经以上色谱峰纯化分析后说明A、B两处峰均为单一组分。
2.2.2 质谱图特征碎片离子比较
经过相关文献查阅[10, 11, 12, 13, 14, 15, 16], 将化合物A、B分别与两种合成大麻素:N-(1-甲氧基羰基-2-甲基丙基)-1-(5-氟戊基)吲唑-3-甲酰胺(简称5F-AMB)、N-(1-甲氧基羰基-2, 2-二甲基丙基)-1-(环己基甲基)吲哚-3-甲酰胺(简称:MDMB-CHMICA)的质谱图进行了比较(图2、图4), 发现化合物A和5F-AMB中均含有363、304、233、145等主要特征碎片离子, 化合物B 和MDMB-CHMICA中均含有384、328、268、240、144等主要特征碎片离子, 且相应离子碎片丰度比均趋于一致, 同时两者的其它碎片离子也基本相同。
2.2.3 质谱碎裂途径解析
常见的人工合成大麻素主要包含萘吲哚类、萘甲基吲哚类、萘吡咯类、萘甲基茚类、苯乙基吲哚类、 环己基苯酚类和经典大麻素类7类结构[19], 但5F-AMB、MDMB-CHMICA均不同于以往常见的合成大麻素结构, 据其主要基团分析应归类为吲哚甲酰胺类和吲唑甲酰胺类合成大麻素类结构。其主要质谱碎裂途径可能有以下几种:酰胺键间的α 断裂, 吲哚环或吲唑环上1号位N原子取代基的α 断裂及酰胺N取代基上的C-N键、C-C键的α 断裂[20], 见图5。
2.2.4 精确分子量推断分子式
样品进行高分辨质谱检测后, 经分析得到化合物A、B对应的[M+H]的精确分子量分别为364.204 0、
385.248 9, 经软件拟合分析后, 相对应的匹配值最高的分子式分别为C19H26FN3O3、C23H32N2O3, 与5F-AMB、MDMB-CHMICA的分子式均一一对应; 得到的TOF/MS的二级质谱的主要碎片离子(如图6)与化合物A、B的GC/MS的主要质谱特征碎片离子基本一致, 因此通过GC/MS的结构碎裂途径(图5)可以对化合物A、B的TOF/MS的二级质谱的相关碎片离子做出合理的质谱解析, 进一步确证了这两种未知化合物的结构推断。
综合以上质谱特征碎片离子组成、丰度比的分析, 发现这两种未知物与已知的两种人工合成大麻素的质谱行为高度吻合, 且碎片离子的碎裂途径均能合理解析, 因此推断出在出现的“ 小树枝” 新型毒品中化合物A为5F-AMB, 分子式为C19H26FN3O3, 分子量为363, 其主要成分B为MDMB-CHMICA, 分子式为C23H32N2O3, 分子量为384。虽然这两种化合物在2015年就出现在《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中, 但是现行使用的质谱NIST谱库却未能及时更新, 相应的对照品也无处购买, 而由于这两种人工合成大麻素具有一定的毒性, 有报道称使用后甚至会使人死亡[12, 13], 因此更应该受到重视。目前, 人工合成大麻素出现的越来越频繁, 由于其种类繁多, 取代基团多样化, 检测部门的检测也不能涵盖所用违禁药品, 因此需要药品管制单位与检测部门做好及时的对接, 防止出现查获了违禁药品却由于谱库检索等其它原因仍做出阴性结果而形成重大隐患的情况。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