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韩雪(1991—),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法医学。E-mail: 584571470@qq.com
目的 对近35年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关于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文献中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方法 检索1981~2016年CNKI收录的关于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文献,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截止2016年9月,共检索文献559篇,纳入546篇。2000年以后的文献发表数量显著增加;作者所在机构多为国内各大高校及其科研院所,共发表文献520篇;获各级基金资助的文献有100篇,占总文献数的18.32%;以基础研究为主,占58.98%;被引用频次占38.1%,总体偏低;触及高频关键词40个,使用频次居前五位的是“法医病理学”“猝死”“心源性猝死”“心脏”“免疫组织化学”。结论 自1981年以来,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文献数量呈现逐年增加,但其多为基础研究,研究因子较为受限。建议加强实用性研究,探索更多研究方法来促进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研究。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literature about medicolegal identifica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during 1981 to 2016 from CNKI database, and to explore the trend of relevant researches and development.Methods CNKI database was selected as the data source, 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bliometrics.Results As of September 2016, totaling 559 articles were searched and 546 ones were enclosed for this analysis.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articles had been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after 2000. The authors of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are mostly from domestic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es, having published 520 articles. There are 100 articles that were supported by the funds of various levels, accounting for 18.32% of the total enclosed literature. Those articles mainly involving with basic research take up about 58.98%. The collective citation is around 38.1%, with 338 articles cited none. 40 frequency-high keywords were hit for 40,693 times, making the top five been as “forensic pathology”, “sudden death”, “sudden cardiac death”, “heart”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Conclusion The number of articles about research on medicolegal identifica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had been yearly increasing since 1981, with more attention being paid into basic research. However, such researches are limited of influential impact. Therefore, the practical researches and method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explored more.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是指由心脏原因导致的急性症状发作后1 h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死亡[1]。由于其死亡的突然和意外, 极易引起死者家属对死因的质疑, 为解除其亲属对死因的怀疑, 需由法医进行解剖鉴定, 因此, 心源性猝死案例的法医鉴定研究在法医学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医院和公检法单位对心源性猝死的确诊和法医学鉴定展开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与探讨。为了进一步明晰法医学者们对于心源性猝死的研究现状与特征, 本文根据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国知网(以下简称“ CNKI” )数据库纳入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 以期为法医学科研人员提供研究参考。
收集CNKI数据库收录的关于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相关文献。以发表年份、文献类型、来源数据库、基金类别、作者所在机构、研究层次、高频关键词及被引用频次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纳入标准:1)文献发表时间在1981年1月~2016年9月; 2)主题包含“ 心源性猝死” 或“ 心脏性猝死” 并含“ 法医” ; 排除标准:与检索主题无关的新闻、广告和重复发表文献。
检索式为:(“ 心源性猝死” OR“ 心脏性猝死” ) AND (“ 法医” ), 并将时间限定为1981年1月~2016年9月, 检索CNKI数据库, 制定检索策略并检索。设计数据提取表, 建立EXCEL.2007数据库, 提取发表年份、文献类型、来源数据库、资助基金类别、所在机构、研究层次、高频关键词及被引用频次等信息, 并进行核对。
共检索出相关文献559篇, 通过查看文献标题及摘要, 排除与纳入标准不符的文献13篇, 最终纳入546篇相关文献。其中, 从发表时间段来看, 最早的关于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文献见于1982年, 1981年至2000年发表文献数量非常少, 累计占总文献数量的4.6%, 2000年至今发表文献数量逐年增多, 占总文献数的95.4%; 从文章类型来看, 以论著和综述为主, 二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9%和42.7%, 具体见表1。
为分析546篇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相关研究文献来源, 将各数据库按收录文献篇数排序, 居于前三位的单位数据库分别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其所占比例依次为71.3%、13.9%和6.4%, 具体见表2。
如表3所示, 546篇文献中共计有100篇得到了基金的资助, 占总文献数的18.32%。其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相关文献占基金资助文献总数的47%; 省部级及以下基金资助的文献占基金资助文献总数的40%。由此可见, 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相关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几率较高。
546篇文献中, 文献作者所在机构多为各地设有法医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和司法鉴定研究所, 有13个高校院所及司法鉴定研究所发表相关文献数量在10篇以上(表4)。其中, 发表相关文献数量较多的机构主要有华中科技大学、山西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和四川大学等高校院所。
文献计量学是采用数学、统计学等定量的方法以文献计量特征和文献体系为研究对象, 研究文献的数量关系、分布规律, 以及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揭示科学技术的某些规律、特征和结构的一门科学[3]。上述文献研究计量学分析表明, 自1981年以来, 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 研究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 研究结果可信度有所提高。
本文所检索到的546篇相关文献里有312篇文献以基础研究为主, 占文献总数的58.90%, 并且从文献来源数据可知, 中国博士、硕士论文占全部文献的16.48%, 这与文献作者所在机构多以国内各大高校为主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文献发表的年份计量分析发现, 2000年以前发文数量较少, 仅占总文献数量的4.58%, 而自2000年至今, 发表的文献数量较以前显著增多, 说明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相关研究在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 受到的关注在加强, 将成为“ 热点” 式研究内容。
本文统计汇总546篇文献中的关键词, 频次在10次以上的关键词共有18个, 高频关键词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成果较为集中地体现在采用传统的法医病理学方法研究心源性猝死的原因, 比如通过尸体解剖及HE染色等方法研究心源性猝死是否由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因素引起的; 另一方面研究者逐渐侧重于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心源性猝死的原因, 如通过免疫组化等方法来进一步探讨。进而说明传统的法医病理学检查一直是法医鉴定心源性猝死的常用方法, 研究者们也将持续关注并深入研究免疫组化等方面的进展。
从本文统计的受基金资助的情况可以看出在546篇相关文献中受到各级科研基金资助的文献共有100篇, 是总文献数的18.3%, 而其中的60篇文献受到国家级基金的资助, 说明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方面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受到很大的重视。比如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高卫民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急性心功能障碍大鼠心肌中BNP的表达”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张萍主持的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 关于测定人死亡早期心肌内的稳定性” 的研究等。并且, 笔者发现受国家级基金资助的课题发表的相关论文被引用频次较高, 说明其文章质量也是比较高的, 且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另外, 笔者对近几年心源性猝死的相关论文进行了浏览查看, 发现既有对心肌缺血时血清代谢特征方面的研究[4], 又有对各种相关因子在猝死中表达的探讨[5, 6, 7, 8], 既有对心源性猝死病因机制及组织病理的研究[9, 10], 又有对心源性猝死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的研究[11, 12]。例如, 刘奇、曹志鹏[13, 14]等对心源性猝死的诱因、病因、发生规律及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分析, 认为详细的尸体解剖和法医病理诊断是确诊心源性猝死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尸体检验可以发现死者是否由基础性心脏疾病引起猝死, 与此同时还可以验证死者是否因外伤或其他因素导致死亡; 并且分子生物学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心源性猝死的死亡原因, 从而可能为心源性猝死的判定提供依据。徐永城等[15]认为急性心肌缺血(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 AMI)导致的猝死因很难看到早期心肌缺血的形态学变化而对法医工作者寻找死亡原因造成了巨大困难, 临床上对AMI的诊断方法中只有生化指标可能对法医病理学检验有诊断价值, 所以寻找更好的诊断指标或方法是很有必要的。Wilhelm等[16]建议40岁以下所有SCD患者都接受尸体解剖, 并收集和储存足够的基因测试样本, 采用多学科方法来缩小死后常规心脏检查与遗传性心脏病基因检测之间检查结果的差距。Vassalini等[17]对意大利布雷西亚1993~2012年发生的年龄在40岁以下的54例SCD患者进行了临床及尸检结果的评估, 并进一步进行了心脏传导组织的解剖, 结果显示78%的患者存在或潜在心脏性疾病, 可以发现致病因素及死亡原因, 但仍有22%因SCD死亡的人没有发现具体的致病因素。由此可以看出, 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一直是法医科研人员研究的难题之一, 法医科研人员近几年对于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研究也在不断加深。
综上所述, 近年来关于心源性猝死法医鉴定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跨越式进展, 与此同时, 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从研究层次及研究单位分布来看, 大多数研究都是由各大高校开展的基础性研究, 而众多公检法单位及研究院所并没有对该主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从论文被引用频次来看, 大多数的文献都为零引用, 说明研究结果缺乏实用性, 科研人员学术水平有待提高。从高频关键词来看, 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相关研究中对相关因子的表达研究是比较少的。笔者认为应该在加强实用性研究的同时加深基础机制研究, 从多个角度探索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机制和规律, 尽可能去发现更多的免疫指标来为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提供依据, 进一步促进心源性猝死的研究。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