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土语在心理测试中的运用1例
武立志, 储璇
安徽省六安市公安局司法鉴定中心,237000
摘要
关键词: 方言土语; 心理测试; 侦察破案
中图分类号:DF7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650(2013)06-0032-02
1 案件简介

某年7月29日, 某村农民王某上山砍柴时发现树林里有1名女孩的尸体, 遂即向公安机关报案。经现场勘查发现死者下身衣裤不整, 尸体有被猥亵的迹象, 系机械性窒息死亡。现场除提取一双崭新的40码黄绿色解放鞋外, 未提取到其他有价值的痕迹及生物检材。

经调查走访及家属辨认, 确定了死者的身份:邓某, 女, 15岁, 县中学初二住校生; 案发地点为邓某上学必经之地, 据老师及同学们反映, 暑假期间学校给即将上毕业班的学生补课, 7月28日放假一天, 邓某回家后一直未归; 据家人反映邓某当天吃过午饭就带着床单返程了。

经侦查, 发现现场附近村子的单身汉陈某(男, 43岁, 文盲)有重大作案嫌疑。但审讯时, 陈某确矢口否认本案是其所为, 遂对其进行心理测试。

2 心理测试

(1)编制题目。经对现场勘查情况及周围的环境进行了深入了解, 然后仔细阅读现场勘查及前期侦查材料, 编制出1组ZCT及5组GKT问题。

(2)测前谈话。测试人员准备测试前与陈某进行了交流, 在交流中测试人员发现与陈某交流比较困难, 主要表现在陈某对测试人员的谈话用语似懂非懂、反映迟钝。

(3)修改测试题目。由于陈某是文盲, 对书面语言的理解有障碍, 测试人员针对此向有关人员收集有关测试中能够运用的方言土语, 例如:书面用语“ 发生性关系” — 方言“ 睡觉” , 书面用语“ 乳头” — 方言“ 妈头子” 、书面用语“ 小孩 ” — 方言“ 侠门” , 书面用语“ 鞋子” — 方言音同“ 鞋hai子” 等, 并运用方言土语对1组ZCT及5组GKT问题进行合理的修改。

(4)第二次测前谈话— 心理图谱采集— 测试审讯破获案件。在测试前, 测试人员运用当地的方言土语与陈某进行了第二次的交流, 陈某终于充分理解了第一组测试问题; 接着对陈某进行心理测试并采集比较清晰的心理反应图谱, 经分析发现: 陈某在ZCT测试中有重大作案嫌疑, 在GKT测试中对目标问题时间、地点现场遗留物及致死方式等反映强烈, 特别对现场遗留物“ 鞋hai子” 的颜色、大小及种类反应强烈; 测试后, 陈某显示出巨大的心理压力, 测试人员趁热打铁, 合理地运用经测方言土语对陈某进行了测后审讯, 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下陈交待了整个过程:7月28日, 陈某去县城办事, 吃过午饭路过案发现场时, 迎面过来一个十四、五岁女孩, 陈某见周围没有别人, 顿生歹念, 将小女孩拖进路旁的树林里, 想对其进行强奸, 由于女孩的强烈反抗, 陈某将其掐死, 并对女孩尸体进行了猥亵, 然后逃离现场, 随手拿走小女孩的床单, 回家后发现自己在集市购买的解放鞋不见了。

3 讨 论

(1)在心理测试中, 测试人员深入了解案情编制出完善的测试问题固然重要, 但是选择合适的言语也不容小视。作为测试人员在深入了解案情的同时, 也要善于根据被测试人员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及地域等个体差异, 发现和选择合适的社会性言语及地域性言语, 并正确运用于心理测试整个过程, 对心理测试的成败至关重要。

(2)对文盲人员的测试是心理测试技术的一大难题, 文盲对于书面语言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障碍, 但他能够迅速理解其熟悉的方言土语的意思, 从而在测试过程中能够很好刺激其非自主神经产生强烈的反应, 获得质量高的心理测试图谱。本案中, 测试人员正确把方言运用于编题、测前谈话及测后审讯中, 从而成功破获了此案。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